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经验吧。
现代汉语
我复习现代汉语的时候是比较痛苦的,看了四五个版本的现代汉语。有邵敬敏的,黄廖的,胡裕树的,北大版的,还有张斌的。其实看了这么多版本是很头大的。因为有许多地方分歧还是蛮大的。而且通过今年的考试,也证明了看这么多版本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我个人觉得,开始看现代汉语的时候,从黄廖版入手比较好,因为这个版本总结的比较全比较细致。把这本吃透,然后再结合看看北大版的。北大版是人大对外汉语学硕指定的参考书,里面的许多地方跟黄廖版都有出入,比如词类划分,比如复句类型。所以一定要看看。至于其他版本,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看看,如果时间紧,也可以不看。
现代汉语部分除了看书,一定要做练习。专硕不比学硕,理论性没有那么强。大家可以看看样题,很多都是操作性的题目。把书本上的理论看会是一方面,会做题又是另一方面。所以尽量多练习,像区分词性啊,改病句啊,划分句子成分啊,都要练习。
文化
中国文化的部分,我看了《中国文化要略》,《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以及赵晶那本名字长长的懒得打了。我觉得《中国文化要略》一定要看仔细,散点很多,而且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看完以后就会对中国文化有个大体概念了。张岱年那本有大段大段的观点,涉及的散点不是很多,所以可以跟要略结合着看。赵晶那本,个人觉得作为补充看看就好了。而且有些小点跟文化要略有出入,当时两本对照着看,看得我十分郁闷,遂以文化要略为准,不予理睬。
外国文化的部分,赵晶那本上有一些,但也不是特别多。我一开始还企图找本孟昭毅的外国文化史来总结一份笔记出来,但发现工程量浩大,遂放弃。于是东拼西凑的看了些关于外国文化的一些笔记啦资料啦。如果以后看到合适的书,会推荐给大家。其实文化部分初试考得大部分还是很常识的,比如高尔基的三部曲之类。而且,文化这部分,人大比较偏向于文学,很多题都是关于著作名字或作者的。
接着讲讲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语言教学基础这一部分,人大是完全按样卷出题的,所以这部分还是只有30分,包括填空判断选择三种题型。我的建议是一定要看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写得细致且有条理,而且涵盖了心理文化教育语言这四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一定要学懂学透。这本建议至少看3遍,因为一些学派代表人物什么的名字还是很容易混的。再就可以看看周小兵的书,或者赵金铭的书。我的感觉是,这部分分值最小,且记起来最费劲,如果实在看不来的话,可以不要花大力气的。
古代汉语
我个人是根本没怎么复习古代汉语的,全凭中学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了。但是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大家看一下王力的《古代汉语》,随便找出一篇文章来练习一下句读及字词的翻译,而且每单元都有一些总结的古汉语常识类知识,系统的看一下更有帮助。
案例分析及作文
人大今年考的是作文,而且初试复试考的都是作文,议论文。感觉人大就是偏重文学。但是准备阶段,案例分析和作文还是都要准备的。案例分析的话还是要看刘珣,看一看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章,还有就是要看一下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里面有对案例的简单分析,其中有一篇就是北外2010年的原题。这是很薄的一本,但是里面有很多点都很重要,在专二的一二两大部分都可能会考到,比如非语言交际包含哪四类,这个就是人大今年的考题。至于写议论文,可以提前准备些材料论据什么的,题目要写得夺人。按自己的估算作文40分应该扣了4分,可能就是题目写的还算凑合吧。而且答专二的时候时间充裕,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还剩下两个小时零十分钟,所以就在草稿纸上写了提纲,又用铅笔在答题纸上画了线,写得整齐干净。所以分数还算理想。
有人问我到底考人大要看哪些书的,我在这里总结一下吧。必看的书:黄廖的《现代汉语》,北大版的《现代汉语》,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可以作为补充看的书:王力的《古代汉语》,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赵晶的那本文化的书,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孟昭毅的《外国文化史》。
先把基础的书看透,然后再增添新的版本补充一些不足之处,切不可每本书浅尝辄止。另外很多人纠结一本书的版次问题,比如黄廖的第三版第四版到底看哪本好。我觉得这是不用纠结的问题,因为我们考的是应用性操作性占大比例的题目,所以某些版次上出现的差别是不会反映在试卷上的。手边能搜集到什么版次的书就看那个版次就可以了。
做题的话就去做做各个学校的真题:南开的,北大的,北外的,中山的,青岛大学的,等等。再做做外汉教师资格考试的真题,有十年的就够了。
最后谈谈我的学习方法吧,这次考研专业课的分数都上了130,总分也是很理想的,并且拿到了奖学金。所以觉得有义务给大家讲讲自己的学习方法,给大家以帮助。就举两则例子来说明一下好了。
现汉是我极为重视的一科,所以我是在八月份就开始做笔记的。以黄廖的版本为主,把每章每节都细细梳理,笔记里主要记了基础概念以及相关举例。例子我尽量记的完备,所以我找了其他四个版本的书作为补充,把例子全部记在一起,方便以后查阅。比如象形字这个概念,除了在笔记本上记下其概念,我还留下一大部分空白来写例子,把其他四个版本的现汉书上的象形字例子找全后,再把平时做练习时遇到的例子都写上,那么象形字这个点就没问题了。这样仔细的记笔记差不多到十月底,现汉的笔记才全部总结完。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以每三天半用完一根水笔(0.38的粗细)的速度。我的节奏是,周一到周六记笔记,周日来回顾梳理做习题。习题我就是做了黄廖版的课后习题和邵敬敏的课后习题,买一本习题的参考答案,对对答案。十一月份,开始改变策略,做了两套真题(南开的和北语的)找感觉,并且根据大纲样题的路子,开始专题总结,如,答判断词性所需的知识,把他们从各个章节剥离出来,再次总结在一张大纸上。并根据样题答案总结出答题步骤答题技巧。到十一月中下旬的时候,又开始重新看前面两阶段总结出来的笔记,做了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真题,并且留出一些时间过一遍书,我主要过了一遍黄廖版的书。
再讲讲自己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是如何复习的。这本书开始看着是头大的。算上断断续续看的话,这本书我可能看了6遍。这本书要不要记笔记呢?当时我是很纠结的。由于当时已经看过两遍书了,梳理笔记是九月份开始的,每天用的时间也不多,就用了一个半小时,用彩色荧光笔,把理论标黄色的,重点词标粉色的,人名标绿色的,理论基础标蓝色的,这样标标加上补充些内容,一直进行了两个月,十月底结束。然后开始看其他版本的对外汉语理论的书。由于分给这科的时间少,所以看得是坑坑巴巴的,加上两个月过去,之前的刘珣又开始有些遗忘了。这部分复习进展是相当不顺利的。但是我这里主要是想说,由于这部分并不是大分值,所以大家如果遇到我这样的情况也大可不必焦虑惊慌。要学会抓重点。于是在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我果断在十一月中旬上了真题和习题。做了题之后再返回来看书,把没看到没看懂的知识再看透,然后再做题,这样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先说这么多,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吧。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个人经验,不适用于每个人。也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人献出宝贵经验。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