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我刚准备要考研时,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考研?
我回答他:因为梦想。
从2016年3月到现在,整整过去两年了,北京时间2018年3月20号上午10点28分,我收到了厦大汉硕的拟录取名单,在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因为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虽然这条路走得是那样漫长。--题记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是一个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有着两段完全不一样的考研经历。一战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新传专硕,考了354分,离复试线差21分,随后参加调剂,也以失败告终。二战考的是厦大的汉硕,考了382分,超过复试线22分,随后参加复试,以第五名的成绩获得拟录取资格。
这篇经验贴着重说的是考厦大汉硕的经验,但也会顺带提一提自己一战时犯的各种错误,毕竟,成功的经验都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教训却各有各的不同,所以希望能借此给后来人提个醒,不要走我的老路。
一、厦大汉硕考研经验
(一)关于专业课(我的分数:专业一124,专业二110)
参考书目:
《语言学教程》(第四版中文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现代汉语》(上下)增订五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古代汉语》修订本(一二册),王力,中华书局
(以上三本为专业一用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程裕祯,外研社2011年版
《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严慧仙,商务印书馆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以上四本为专业二用书)
1.专业一复习策略
专业一的名字是汉语基础,考察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知识,其中以现代汉语为主。
现代汉语的内容在专业一的卷子上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可以说这门课决定了你专业一的分数,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复习方法就是不断地看书加做题。虽然我本科学过《现代汉语》,但当时学得不怎么好,所以刚开始复习时,也觉得困难重重。我是从四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现代汉语的,当时先简单看了一遍书,后来又看了现代汉语课的视频,结合他的讲义和自己的看书情况做了一份简单的笔记,然后就开始重点背这份笔记,背过一遍后拿题检验了一下复习成果,效果并不理想,我发现很多题目在笔记上都没有涉及,这就说明我在看书时忽略了一些自以为不重要的东西,后来在做全国各大高校历年真题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鉴于此,我开始回归课本。从第一页开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渐渐地,整本书就被我划得五颜六色了。每看完一章,我就会花一些时间回头复习,全部完成后就再从头看,到了五月中旬,因为毕业的事情特别多,就暂时放下了,直到7月中旬,我才又重新拾起。这时,我一边看书,一边做其他高校的真题,一边整理错题,看完一遍书后我停了一周学其他的科目,8月10号左右又开始看现代汉语,这次一边看,一边做课后题,同时我还买了一本《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因为里面有课后题的答案,全部做完后,感觉自己好像进步了不少,做题正确率明显提高。在此后的复习过程中,我依旧没有放松对这门课的复习,不断回顾课本,每次回顾都有新发现,直到最后,我合上课本,可以完整地画出每一部分的框架图,而在这之前看过多少遍书,我已经记不清了。
古代汉语的出题方式包括填空、选择和断句、翻译。填空和选择的题目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这些题目大都是出自古代汉语一二册的课文里。后面的断句和翻译分值高,而且有难度,根据历年真题来看,这些题目大都是选自第一册,所以我就把复习重点放在了第一册上,然鹅今年考的选文并不是出自第一册……不过大家还是可以以第一册为复习重点,毕竟如果我们学会了方法,不管遇到什么题都可以轻松解决啦。下面来说说我复习第一册的方法,先读课文,然后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原文标出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也可以在一本本子上列出这一篇课文里所有的重难点句,标出里面的重难点词,到后期检测自己在不看解释的情况下能掌握多少。至于第二册,我就简单地看了看里面课文的通假字等知识,稍微记忆了一下,不像第一册复习得那么全面。
关于语言学,它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填空。学校给的参考书《语言学教程》一开始实在是看不下去,于是我换了一本自己在本科学过的《语言学纲要》来看,两本书勉强看完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上一届的一位学姐在微博上发的自己的语言学复习笔记,瞬间觉得醍醐灌顶,找到了复习方法,后来我就根据她的笔记,结合自己的看书情况,把这两本书的考点出成了一百多道填空题,一份是带答案的,一份不带答案,方便背诵和检测,后来开始做真题了,我又把历年真题出现过的语言学所有的题全都加上,重新整理了一遍,因为语言学这一部分的真题重现率很高,所以这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2.专业二复习策略
专业二的全称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内容包括教育学和文化学。
先说教育学。这一部分有两本书,《引论》和《当代》。《引论》这本书是比较重要的,它会出到的题型包括填空、判断和选择,当然在案例分析中也会用到。它的考点很细,主要集中在第三到第七章,且真题重现率很高,所以这几章的内容一定要重点看,而且要仔细看,因为其中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被拿来出题,至于其他几章,并不是说一点都不用看,至少也要认真看几遍,但不用看得那么细,只要把重点掌握就行了。针对《引论》的复习,我在做真题前采取的方法是背记每一章的重点,背过两遍后,大致掌握了,但做题还是会遇到很多没见过的。所以我推翻了之前的复习方法,打开电脑和书本,从第三章开始,一句一句地看,只要是觉得可能会考到的,就在电脑上打出来,做成填空题,还是跟语言学一样,做成有答案和无答案的两份,打印出来背诵。后来随着复习的深入,我不断地删减那些已经掌握了的题目,又增加新的知识点,由多到少,这个过程重复进行了三四次。【特别提示:后面这种方法虽然针对考试十分有效,但却不太利于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而前面的方法跟它相反,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至于《当代》这本书,你如果做过真题就知道,每年来来回回就是那些考点,可能会增加少量的新考点,而且它的分值不高,所以复习起来比较容易。我的复习方法是先找出历年的考点,在书上标出来,然后再从第一章开始看,根据他的出题规律再补充一些可能会出到的考点,最后在电脑上汇总成填空题,进行背诵。
再来说说文化部分。文化部分的大头是《跨文化》,出题方式有填空、判断、选择,案例分析也会用到,这本书所覆盖的考点的范围之大,超乎你的想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老师出不到。刚开始复习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但后来就被那些繁琐的考点折服了,初期我把所有可能会涉及的考点都用荧光笔画在了书上,但后来越画越乱,我就还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这样也比较方便检查背诵情况。至于《要略》这本书,近年来考得越来越少了,大家可以重点看一下这本书上跟佛教、道教、中医、茶、酒有关的内容,在这本书之外,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首推常大群老师的《中国文化》,历年的很多题目都是这本书上的原句,外国文化方面的知识首推一站到底的题库,今年拿到卷子的第一瞬间,我就傻眼了,感觉自己平日里准备的那么多文化题都没派上用场,那些外国文化题一道都不会做,什么梦工厂的创始人啊,伊丽莎白塔啊,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啊,特雷莎修女啊,后来才知道这些题全出自一站到底。当然,今年的考题我也不能保证还会从一站到底上出,但多准备一下总是好的。另外我想说的是,文化题目的难易程度其实并不重要,简单的大家都会,难的大家都不会,这是拉不开差距的,虽然可能会存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神,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能把专业二考好的关键还要看其他的题目以及十分重要的案例分析。
接下来单独说说案例分析。这一部分是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结合,对大家的能力要求很高。我是从12月份才开始复习的,复习方法就三个字:自己写。我那个时候找出厦大从10年到17年所有的案例分析,每天写一篇,把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刚开始有些理论我没有背熟,就一边翻书一边写,后来写多了熟练了就可以脱离课本了,再后来,我就找到规律了,花的时间越来越少,写的字数越来越多。另外,我还买了一本叶军老师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背了背其中的一些专业表达方式。到考场上,虽然遇到的题目跟之前的出题风格不太像,但我还是自如地写出来了。
(二)关于专业课复习的几点碎碎念
1.关于复习进度。考研初期,你的复习重心在英语上,而针对专业课,你的主要任务是看书,反复看书,至少要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如果实在觉得光看书太枯燥,可以借助一些视频资源帮助理解,同时,也可以做一些笔记,帮助记忆。到中期,也就是暑假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准备背书了,背书的时候最好回归课本,至少要背两到三遍,这个过程要结合做题进行,可以是课后题,也可以是全国高校的历年真题,这样有助于你巩固记忆。在大致掌握了这本书的重点内容后,你就要进入到十分重要的查缺补漏环节,这时你可以采用我用过的把考点出成填空题进行记忆的方法,也可以不断看书,在书上画出那些容易忽略的点,这个过程要一直持续到最后。
2.关于真题。在10月份以前,我做了很多全国其他高校的真题,用来给自己查缺补漏,从10月份开始,我就转入了厦大的真题训练,平均一个星期做一套,每做完一套就进行系统分析,有时候分析一套题就要花掉好多时间,然后把各门科目的考点列出来,这样一直做到17年,汇总所有的考点后,我就对厦大的出题范围和出题重点了如指掌了,根据这些,再去补充各科的考点填空。
3.关于文化知识。因为文化知识出得范围太广,所以平常可以多看一些纪录片和答题的综艺节目,把你不知道的知识记在一本专门的本子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缓解复习压力。
4.关于笔记。如果你要自己做一份笔记,千万不要流于形式,字写得乱点没关系,内容不全面也没关系,排版不好看更没关系,它只是复习初期帮助你理清框架的一份辅助材料,你做得再详细也不如课本详细,再说如果你把整个课本上的知识都照抄过来,那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去看几页书,不论笔记有多好,最终你都是要回归课本的。
二、关于一战和二战,我想说的话
关于一战的一些教训(我的心在滴血……)
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在刚准备考研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处下手,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去搜集信息,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这一步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却至关重要。你要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你要考虑自己以后想在哪里发展,你要考虑自己能否应付跨专业考研,你要考虑你想报的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你要考虑他们的出题风格,你要考虑他们的报录比……如果你的能力不够,就不要贸然去跨专业,不要贸然选择热门地区的学校,你要选择适合你的,选择那种你踮一踮脚就能够到的。
2.英语虽然很难,但专业课更难,不要本末倒置
我在一战时,听到了太多关于英语多难多难的话,弄得我对英语紧张过度,结果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英语上,经常一背单词就是一上午,一做真题就是一下午,晚上才有一点时间去看看专业课,直到10月份才开始背专业课,最后只背了一遍,根本没记住多少就上了考场。虽然我最后英语考了84分,但奈何专业课考得太差,根本就无缘复试。
3.不要太早开始复习政治
我在一战时是从6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因为总怕复习晚了时间来不及,把《精讲精练》和《1000题》全部搞定后,还不到9月,因为其他的书都还没出来,我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所以就把政治放一边了,直到后来9月底我报的一个政治辅导班开课,才又重新拾起来,但也忘得差不多了,因为第一遍看完就看完了,也没再回顾过,相当于白看了,如果暑假看政治的那段时间能留给专业课,也不会那么被动。这样到后来该好好复习政治的时候,我又只顾专业课,几乎完全放弃了政治,只做了肖八,草草地背了一下肖四,就上考场了。
4.拒绝做劣质勤奋者
如果用几个字来形容我一战时的状态,那么“你只是看起来很勤奋”最合适不过了。我起得很早,睡得很晚,也不午休,几乎舍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而我却把这些时间用来做一些流于形式的事情,比如说,做专业课的笔记。就像上面提到的,我热衷于做一本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笔记,而且还会把课本上一整段一整段的内容抄下来,往往有时候抄一章的内容就要用好几天的时间,现在想想,我真不知道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干什么,我从四月份开始做笔记,一直做到九月底,最可笑的是,这些笔记里的很多内容我直到考试都没背过。
三、关于二战
1.在二战之前,一定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如果你已经尽了全力,复习计划也安排得非常好,但还是没考上,那么再战之前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明智的。还有,如果你只是想借二战的名义暂时躲避找工作,真正开始二战了又不好好努力,那二战的结果是不会比一战好到哪里去的。
2.不要总觉得自己有了前一年的经验就比别人厉害多少,就可以少使点劲儿,现在考研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你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对手里有多少个和你一样的二战选手,只有借助前一年的经验,避开前一年的陷阱,再加上你不比一战少一分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3.既然决定了二战,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管别人会怎么评论你,会怎么劝你,都不要动摇,也不要三心二意,一边二战一边还想着去投个简历、找个工作,只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才可以走向成功。
4.关于二战的地点,我是全程在家复习的。虽然在家比不上在学校的效率,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比如,在家你不用操心吃饭的问题,如果你心烦,没有什么是跟父母在一起吃一顿饭说说话解决不了的,另外,虽然在家的效率会受到影响,但适当放松一下倒也无伤大雅,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就行了。
5.二战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特别多,再加上你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历练,所以如果复习得当,成功率是很高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说到这里,我想把丰子恺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话,也是我这两年来的一个心路历程,虽然有些长,但句句都是我的真心话。
现在,如果还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考研,我依旧会回答他们:因为梦想。
文章来源:http://bbs.kaoyan.com/t8590022p1
作者/发布者:sugar心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