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 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复旦大学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超详细经验

复旦大学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超详细经验

  经验帖终于写好啦!开心!一路走来,曾经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现在我想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接下来我将从方法篇和感恩篇两个方面来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一、方法篇

  现在,我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详细介绍一下我的考研学习方法。

  ▲宏观角度

  ①计划本

  我有一本袖珍计划本,放在文具袋里,随身携带,凡事我都先列列计划,有目标才会有效率!

  ②幸福日记

  谁能不遇到糟心的人和事呢?这个时候就要学会辩证法,忘掉那些不愉快,只记下生活中幸福的点滴--我把它美其名曰“幸福日记”。

  在我的“幸福日记”里,有巧巧在我丢了东西时帮我转发朋友圈的感动瞬间,也有陌生人主动为我扶门的温暖一刻……每当我生气或者难过了,我就会翻翻“幸福日记”,每次翻完我就会特别开心,因为有这么多人爱着我!

  ③学习策略

  说到学习策略,我不得不说,它真的太重要了!做什么事都得有策略,考研尤是如此!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策略意识,学会使用策略!这里我总结了自己的7种学习策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不知道哪一款适合你呢?

  1.逻辑

  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框架意识,这有利于把握书本的整体结构,即整体性学习!那么怎样快速搭建逻辑框架呢?我觉得分类策略非常有效。可以是①整体-部分分类法,比方说我们可以自我提问:这本书分为几篇?几章?每章分为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又包括几个知识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也可以是②上下位分类法或三段论规律,因为我发现基本上每本书都遵循这个规律,尤其是章内各节的编排。比如胡本现汉先讲语言再讲汉语,引论绪论先讲第二语言教学再讲汉语教学。把握住了这个规律你就知道前面的一些内容都是为了帮助你理解后面的重点而写的,比方说“语言学习与习得”和“一语习得”的关系就是上下位或者说三段论的关系。

  另外,框架不应该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或草稿纸上,还应该落实到我们的笔记上。而做框架笔记则有两种选择,一是手工,二是电子。我当时是手工画的,花了不少时间吧!所以我觉得学弟学妹们如果习惯用电脑、手机制作图表,还是下载一个思维导图APP画框架更好!这样能省去你们不少时间而且也方便修改!不过手工做笔记也有好处,那就是印象深刻!所以看你们适应哪个啦!除了有助于整体把握全书,逻辑框架对于记忆也特别管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框架关键词(语)上。比如学习者个体因素的记忆可以精简为生理、认知、情感三个关键词;认知因素的记忆则可以精简为智力、语言学能、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认知方式四个关键词语。这样我们就达到了以简驭繁、减轻记忆负担的效果!

  最后要注意的是,逻辑并不只局限于我这里说的整体性学习和记忆,它应该贯穿于所有领域、所有方面,大家一定要学会迁移,处处迁移!时时迁移!

  2.先抓重点后顾全面

  这个策略也是考研带给我的一笔巨大财富!

  马原天天背“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但我一开始并没有把它落到实处,我总想着什么都不能放,结果我一个没用的绪论就看了两个星期!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于是我赶快调整计划,分析书本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在重难点上分配更多的时间!当然,抓住了重点还要兼顾全面,因为重难点大家都记住了,而你必须把别人没记住的也记住!

  3.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对于学习是特别关键的!首先我来说说工作记忆策略。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分类都是7?比方说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刚好是7,补语的种类正好是7,现代汉语的方言区也是7……是不是很神奇?而这正是工作记忆规律的体现!因为人的工作记忆或者说短时记忆不超过7±2,所以相对应的策略就是组块,你要不停地组块,让它变小、变小,变得越来越好记!比方说“美”,笔画为9,但用“羊、大”来记就只有2个部件,从9变成2,这样就好记多啦!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谐音辅助记忆。比如认知方式的四个关键词“智能策式”就可以谐音为“智能测试”,是不是很有趣?学习就要学会自己找乐子、快乐学习,这样多好!而通过框架关键词+谐音法,我又如法炮制了认知方式(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审慎型/冲动型、歧义容忍度)和情感因素(动机、态度、性格),分别为“常生气”和“动态性”。当然,不结合框架,单独编谐音口诀也是可以的!比方说毛概第二章和史纲第四章都有一个考点--“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那我们就可以简单记成“分手(分首)”。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要只记了谐音而忘记了本来的字,比方说只记了“分手”想不起来“手”代表什么意思,因为我一战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写谐音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本字!

  上面介绍了工作记忆策略,现在我来说说长时记忆策略。长时记忆的精髓就是联系,不断地联系,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将新知识“锚定”在旧知识上,那么新知识就记住了!比方说看到生理因素/年龄,我们就应该联系关键期假说;看到情感因素,我们就要联系情感过滤假说。如果把一个知识点比作“罗马”的话,那么你应该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还有,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不管怎么记都会忘,昨天才看的今天就忘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太焦虑,因为遗忘是自然规律呀!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推荐大家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每隔5min、30min、12h、1天、2天、4天、7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进行复习,事实上也不必如此死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像我就觉得5min太短,还没看完下一个知识点就要回去复习,那我不是始终都停留在这一个知识点上了吗?所以我干脆半小时后才开始第一次复习。另外,我还发现直接记忆的效果并没有先回忆再记忆好。比方说,30min后我要进行第一次复习,我并不是直接看一遍,而是先回想这个知识点的逻辑框架,使劲想,直到实在想不起来再看书本的表述,并用紫色的荧光笔在知识点旁边画一个△,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复习就有重点了--哪里不会看哪里!这个过程会有些痛苦,但你也会因此收获颇丰,加油!坚持!

  4.学以致用

  在上面的工作记忆中,我举了很多“7”的例子,那么你看到时是否想起了“规律的原理”和“矛盾的普特关系原理”呢?对啊,这就是学以致用,在用中学!

  而说到学以致用,我必须要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促进自信心的策略,有设定合理的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归因训练这三条,事实上我们自己还能头脑风暴出更多。而我想说的是,何不把促进自信心的策略用到你的考研、学习、生活中去呢?

  5.阅读策略

  看到阅读策略,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做英语阅读时所用的阅读技巧,其实它也可以迁移到书籍的阅读上!

  举个例子,参考书的阅读。

  我会先看书名和目录,了解全书的框架,同时记下一些我乍一看不是很懂的标题,猜猜看会讲什么,再在之后的正文阅读中特别留意这几块内容;而对于那些我能预测到主要内容的标题,我则直接在草稿纸上头脑风暴,之后看正文就采取跳读策略,以节省时间……当我的想法与作者不谋而合时我就会特别开心,而当我想的点比Ta更多时,我就更有成就感了!其次,阅读正文,我会①用自己的话说或自己举例子、打比喻等来使自己真正理解!

  这个“用自己的话说”,可以是说出声也可以是写下来。事实上,我一开始确实是说出声的,但我发现自己边想边说容易走神,于是我就决定把自己的话写在草稿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自以为理解但其实并不懂的点。针对这些点,我专门查阅了相关专业书以及知网、百度等,用更通俗易懂的讲解和更丰富的背景知识来进一步理解。这个策略我后面还会结合《教育心理学》具体介绍。同时,我会特别注意②批判性思考--thinkcritically!虽然我知道作者的学识比我渊博得多,经验也比我丰富得多,但我还是会仔细考量Ta的观点,因为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而且时代在发展,作者以前的经验也未必适合当今变化了的实际,因此,在与作者的“对话”中,我会像筛子一样有选择性地吸收Ta的理论观点而不是像海绵一样全都照吸不误。有时候我的质疑会有些可笑,但我仍会坚持,因为尽管我一开始提不出什么深刻的见解,但只要我坚持这个独立思考的习惯,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会提高,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这里我举一个自己看引论的例子,在“可理解输入假说”中,作者提到“i+1很难精确测量”,但我并没有直接接受这个观点而是先思考:在实际操作中真的难以测量吗?有没有论据呢?如果实在要测量我能想出哪些办法呢?……

  这些思考不一定有道理,但毕竟我在动脑!

  事实上,不光是阅读,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独立思考、不随意盲从!

  6.自己出题

  自己出题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因为当你换位思考、站在考官的角度上时,你就会对这些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

  那么怎样出题?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一是真题的类推,我是先打好真题再在下面列出该考点和相关考点的各种可能题型的;二是课内外没考过的重点,我同样头脑风暴一下它的各种可能题型。

  说到题型,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如填空题,出题方法比较简单,把重点挖空即可,因此当你出过填空题,你就知道哪些是重点啦!至于主观题,可能难出一点,所以我决定后面结合《要略》的具体例子再说,这里就不展开啦!

  最后,出完题目要限时作答,做完再翻书、查阅资料将答案整理得更完美一些,冲刺可就靠它啦!

  7.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也非常重要,它又包括两个子策略。

  首先是时间管理策略。考研时间非常宝贵,大家一定要善于规划时间,高效学习!这里我介绍一个时间管理四象限原则,相关的APP有很多,大家可以下一个用用看,看看它适不适合你!

  其次是求助策略。考研期间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善于向“他人”求助。这个“他人”可以是相关关专著、知网论文、百度资料;也可以是老师、同学、学长学姐、父母等,用维果斯基的话来说就是“中介人”。

  ④元认知

  现在说说元认知--元认知是我认为最强大的策略了!一定要培养元认知的意识!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包括人(自己或他人)、任务、策略的知识。比方说我的元认知知识:人--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吗?怎样弥补劣势呢?……

  任务--考复旦!……

  策略--我有哪些策略?最适合这个情境或任务的策略又是什么呢?……

  2.元认知反思

  我在多次实践之后制订了适合我自己的元认知反思项目,它们分别是:T(time):限时或倒计时。我曾下载过各种倒计时APP,比如番茄钟、iHour,但我更推荐后者,大家可以用用看!我觉得采用倒计时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是提高效率,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在deadline前一天晚上赶论文一样,特别高效!二是为正式考试做准备,虽然考研每门课都有三个小时,看起来还挺长的是不是?但其实你并不一定写得完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加强限时练习,到正式考试时就不怕啦!O(object):目标。目标决定方法/策略,所以一定要仔细思考总目标和分步目标!F(focus):重点和难点。时间有限,必须先解决重难点!S(Strategy):策略。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有哪些策略?最适合这个目标的策略是什么?等等。

  M(monitor):监控与调节。比方说看着看着发现自己走神了(监控),就赶快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调节)!D(Discover):发现。计划执行中也许会有一些serendipity--意想不到的发现,不能让它轻易溜走哦!

  这些策略是我两年心血的总结,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结合自身来选择,同时我也非常希望你们能创造自己的专属策略,因为不管是读研还是工作,creativethinking--创新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

  ⑤休息策略

  这里我还单独列了个休息策略,这是因为我想告诉大家--休息和学习、元认知是一样重要的!

  1.睡眠

  考研时间相当紧张,所以我很能理解你们那种“恨不得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的心情,而且我自己也曾想过:要是我不用睡觉就好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我也确实尝试过天天熬夜,但熬了几天就发现自己晚上做梦时眼皮居然抬不起来!想看清梦里的那个人,眼睛却怎么也睁不开!第二天早上醒来眼睛仍有点痛,于是想想还是算了,不熬夜了!白天提高效率是一样的!因此,我建议学弟学妹也不要轻易熬夜,一方面可能影响第二天的效率,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身体不好,想方设法提高效率才是正道!

  2.运动

  除了睡眠,考研期间还要特别注意运动!

  我觉得从早到晚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就是学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基本上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去外面跳跳绳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舒活舒活筋骨,回来再继续学习。

  而每次运动后再学习都会让我注意力更加集中,记忆效果也更好,因此我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体验运动带给我们的乐趣!

  另外,如果发现自己看不进去了,也不妨运动一下,去打个水或跳个绳,回来再继续,看会不会好一点?

  3.音乐

  有的时候我也会边跳绳边放音乐,都是一些我初高中时特别喜欢的歌,那熟悉的旋律总是特别令人怀念。记得有一次我经过学校的咖啡厅时恰好听到了《左半边翅膀》,便不由地跟着哼了起来:“梦是远远飞翔,你就是我~左半边翅膀,天空再大再远,和你并肩,我也勇敢闯!”唱着唱着我突然想起来这是《一起来看流星雨2》的片尾曲,当时真是满满的回忆啊!后来我还专门找了两部剧所有的原声带单曲循环了好几个星期。累的时候我也会听听励志歌曲,比方说《最初的梦想》、《隐形的翅膀》、《firework》,那些激动人心的旋律和充满力量的歌词总会让我立刻心潮澎湃,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学弟学妹们也可以试试,希望音乐能让你们忘记所有的烦恼!

  ▲微观角度

  说完宏观角度,下面我将从微观角度来介绍我的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宏观角度的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科目的学习;而微观角度的方法只针对某一具体科目的学习,不能随意迁移。

  ①经验帖

  在前期搜集到的信息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前辈的经验帖,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

  我当时把能找到的经验帖都打印了出来,并勾勾画画、做了笔记,还在看的同时进行批判性思考--既思考Ta的,也思考我的,如果发现自己的策略不恰当就马上调整!看完一遍我也不是马上把它束之高阁,那样就太可惜了!我会经常翻翻它,因为经验帖虽然不变,但是我变了,以前的我因为没有经历过一些东西,所以并不能get到学长学姐所说的那些点,但现在我切身体会过了,再来看经验帖时就会感触特别深刻!拿我之前介绍的工作记忆规律“7”来说,当我主动把“7”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并惊奇地发现各个领域都用了“7”的分类时,我才感受到学长学姐所说的“7”的神奇!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是“重新发现”--很多视而不见的东西因为你的阅历或能力的增长而被你注意到,这种感觉真的很妙!

  ②做笔记

  做笔记是理解书本最好的策略!

  我是自己先做笔记再参考学长学姐笔记的。关于成功者笔记的研究,我觉得非常必要,但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他们做笔记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笔记本身上,尤其提醒大家--不要抓着笔记的错别字或排版格式等细枝末节不放!

  当然,学长学姐的笔记再好,也只能作为辅助而不是替代,必须同时做一份自己的笔记!

  下面说说我做笔记的方法。1.工具准备①纸:我喜欢用高档16开/A4纸或活页本!为什么要高档?因为我发现自己在用高档的文具时会不由自主地认真起来--小心翼翼地写每一个字、仔仔细细地思考每一个问题!

  当然,如果你不管用什么样的纸都能写得很认真的话就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啦!

  ②笔:我的笔是七彩缤纷的,每次做笔记我都会把它们一字排开,就像一道彩虹一样,

  特别引人注目,于是,在众人“哇”的一声中,我开始做笔记啦!

  关于彩虹笔的用处,首先,拉框架时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分类进行标注,比方说“篇”用粉色,“章”用草绿色,“节”用晶蓝色等等,这样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其次,突出重难点。可以用粉色、橙色等亮色来标注重点、难点,这样可以促进自己的无意识记忆,而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则用黑笔来写,复习时自然不会分配太多的注意力。2.看目录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时最好拿支笔写写画画,这样思路更清晰。这一步其实相当于激活原有知识或者说图式。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我都还没看过这本书,怎么知道它写的什么呢?其实不必担心,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当你真正头脑风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有的某些知识、经验竟然不自觉地想起来了,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慢慢浮出了水面!3.正式做笔记①拉框架:我会在16开纸上画出目录框架,每一层用一个颜色--粉的、草绿的、晶蓝的、橙的、棕的、黑的……具体颜色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只要看起来协调就好啦!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书本逻辑框架(一般就是目录)我们暂时不能理解,就不要照抄下来,因为我们做笔记的最终目的是把书本的变成自己的,而如果不理解它的逻辑,即使抄下来也只是在纸上,并没有进到我们的脑子里!这个时候,还不如先按自己的逻辑框架来,待看完整节、整章甚至是整本书再来重新理解它的逻辑!

  对于那些能理解的目录框架,我们可以直接照抄,因为它的已经内化成我的了,而且作者的表述一般更专业、更简洁!

  ②写细节:搭完框架之后不要忘记填充细节,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越细越好!同时,细节与框架一样,不理解的绝不能抄,而要写下自己理解的成果,也就是我之前说的“用自己的话说”!

  ③打表格:表格是个好东西!不管是做笔记还是写论文,我都非常推荐大家打表格!正所谓“一表胜万言”,与其写一大段文字,倒不如打一张表格,看起来既赏心悦目又一目了然,而且闭上眼睛,你会发现整张表格都印在了你的脑子里!这就是“表象记忆”,它比文字记忆更清晰也更经济!而且表格对于比较、总结特别有效,希望大家在现代汉语、专业二、政治等科目的学习中广泛应用!

  ③复旦真题

  现在来说说复旦真题,它真的十分、非常、极其重要!!!

  那么关于复旦真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真题考点--基本上就是考过的重点可能变着花样再考,没考过的则可能大爆冷门。应对策略就是“自己出题”和“先抓重点后顾全面”。说到这个后顾全面,大家要特别注意,因为18复旦专业二就考了许多从未考过的知识点,我当时拿到卷子也是心里一惊,还好自己平时看书比较注意“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才没有太过慌张。

  其次,真题不全。因为复旦官方不公布真题,所以我们能见到的只有学长学姐的回忆版,有的年份像2013年,根本连一鳞半爪都没有。我当时为了集齐所有真题也是穷尽了一切办法:学姐、考研帮、淘宝……但还是不全!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看到支离破碎的真题,千万别担心,大家都一样!你们要做的是把手头已有的真题吃透,能举一反三,这样就够了!

  再次,真题无参考答案。不过有些机构会提供答案和解析,所以我以前只要一看到机构真题集就会特别兴奋,直到后来自己做过题目、对过答案时才发现--这些答案中,客观题有些是错的,而主观题要么是“答案见PX页”,要么是把那几页的书本原话搬下来,总之,就是机械复述了一遍!应该说,这样的答案毫无创意,不过那巨大的篇幅还是相当令人震撼的,我记得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被它给唬住了--该不会真有人这样一字不差地默出来了吧?仔细想想不太可能。首先,机械记忆费时不长久!!!其次,复旦主观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比方说500字以内,而对应的书本原话却有几千字,也就是说,复旦教授并不想看到书本原话的默写而是希望看到你自己的概括,因为这是建立你自己理解基础之上的!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至于客观题,书上一般是有标准答案的,即使没有,百度一下也能知道。不过要注意的是,书本、权威网站的答案尽管比机构的好一些,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学弟学妹们还是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

  最后,真题如何操作?①限时做。我建议大家在11月中旬或复习得差不多时按年份倒序做真题,做的时候必须像正式考试一样!尤其是大题目,一定要逼自己写,而且最好写完整,而不要仅仅列一下思路和各种角度,因为正式答题时你不可能只写观点不写论据的!至于做完真题的感觉,反正我是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自己书看得一点儿也不仔细!不过只要是考前,任何问题的暴露都是好事!②分类/归类。真题都是“编年体”的,看不出命题重点和同一考点的不同命题形式或命题角度,所以我们要按一定的逻辑框架对所有真题进行分类/归类,逻辑框架可以选择:自己笔记+书本标题,归完类我们就拥有几份“专题版”真题啦!③标注与找规律。标注即对照“专题版”真题在参考书和笔记上标出所有真题考点和年份,建议大家用金黄色荧光笔来标,这样标完就会一片高亮,特别醒目!而那些高亮密集区就是重点所在!标的过程中以及标完要特别注意寻找命题规律,举个例子,2016年以填空题的形式考了PPP模式的概念,2017年则以论述题的形式考了“传统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缺点及其错误的理论根源”即PPP模式的优缺点,不同的命题形式和命题角度,考的却是同一块内容!所以,学弟学妹看到真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联系相关考点并头脑风暴一下老师还会怎么考!

  ④分科方法

  专业一(132;136)

  专业一我两年都考得比较高,这和我看的书多有关系。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哦!

  以下是我最为推荐的一些现汉参考书:

  初试:

  必读书目: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胡裕树《现代汉语》

  首先,官方参考书当然是最重点啦!建议先看黄廖本,因为它更通俗易懂,逻辑框架也更清晰。每看完一章黄廖就接着看胡本,把胡本的不同之处补充到黄廖框架里,有争议的地方比如国际音标、开齐合撮等不必太纠结,我是以黄廖为准的,谁叫它字体、排版更美啊!两本的同一章节都看完可以做一做《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这个是黄廖本的配套习题集,我感觉还不错,比市面上那些杂七杂八的现汉辅导题集编得好多啦!尤其推荐跨专业的同学拿来练手!

  《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201例》

  这两本是近义词辨析和语法偏误方面的书,不过我觉得《释疑》更通俗易懂,实词辨析也更多,而且前面还有一张汉英语法术语表,美中不足就是没有分类、有点乱。本书学习方法:看着目录自己先写,每天写10个左右,写完再看Ta的解释并用红笔总结一下。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两本现汉的词汇部分都不太好理解,我看的时候觉得特别杂乱,后来找到这本词汇学专著才算理清了框架。另外,这里还详细介绍了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我的近义词辨析框架/模板就脱胎于此!同时,这本书还是对两本现汉词汇部分很好的补充,像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联系,这里举了大量例子,能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义项的分类”。而说到举例子,大家在现汉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多积累例子,用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书使用方法:专门针对自己两本现汉不懂的地方仔细阅读

  《怎样教语法--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通俗易懂、幽默生动,我特别喜欢里面的各种比喻,比方说为了说明语法讲解不能长篇大论,书中用了一个“落汤鸡”的比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一桶水劈头盖脸地往学生身上浇,那学生不成了“落汤鸡”了吗?是不是画面感特别强烈?

  另外,书中对一些经典句式如“是……的”句、“把”字句的总结全面而又前沿,是对两本现汉语法部分的绝好补充。还有第三章语法教学原则--这块内容我最先接触的是引论,虽然Ta也是一个序号一个序号标好、分段论述的,但我看完还是一头雾水,感觉相互之间联系不起来,当时可把我给急坏了!还好这本书也提到了语法教学原则,真是感觉有逻辑多了!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画了一张逻辑结构图(用的是Xmind思维导图App):

  如图,我们可以把12条原则再归类,形成两个层次,底层是2,3,4,3,上面一层是4,总之每一层都<7!So,又回到了神奇的“7±2”规律,有没有再一次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强大魅力呢?

  从这里学到语法教学原则的记忆方法后,我又把它迁移到各种主观题的记忆上,比方说对外汉语教学总原则/基本原则,我先把同类的原则放到一起,概括出一个上位关键词,再把几个关键词按逻辑顺序排好,这样,两个层次都在我的工作记忆阈限之内了!碰到第二层关键词总量也>5的情况,我就再归类,形成3个层次……总之,如法炮制就行啦!第四章是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我认为方法相对于原则其实是第二个层面的,因此大家在初试阶段应该先把握原则、透彻理解,在复试阶段再深入了解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讲语法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这部分内容和《技能教学》(专业二中会介绍)有交叉,但感觉前者有点儿像Q&A,不如后者来得有逻辑,所以建议大家在后者的逻辑框架下再来看这块内容!

  至于第六章,它对理解《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的传统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法很有帮助,大家要好好看看!

  拓展书目:

  《语言学纲要》可以帮助理解现汉。本书使用方法:专门针对两本现汉不懂的地方仔细阅读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主要学句法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主要学虚词的分析方法。

  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判断词性可以参考。

  《汉语拼音正词法》词语、句子注音指南。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用来查笔顺,绝对权威!这里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相信汉字APP,因为我也下过,里面有些笔顺是错的!

  《现代汉语八百词》虚词宝典,让你感叹语言的精妙!里面的近义词辨析可以拿来练手。

  《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

  我感觉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近义词辨析词典了!

  复试:

  《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现代汉语语法的详细版,里面的课后习题与偏误分析方法对复试笔试的偏误分析题很有帮助!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语法宝典,有许多独到之处,但由于年代比较久远,一些解释没有及时更新,大家看的时候注意批判性思考!

  复试英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常见英文问答》

  复试要考口语,而口语面试作为五大面试之一,拥有一票否决权,还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必须好好准备!这里我推荐这本国教证书英文面试的参考书,虽然它不是专为考研复试而作,但至少比那些千篇一律的口语模板强多了!

  另外,关于复试口语,我想和大家说两点:

  一是你准备的可能一个都没被问到,这个时候一定要自信,用你的热情和真诚打动老师!

  二是教授会根据你的回答追问,所以大家每写好一个答案就要头脑风暴一下各种切入点,想想你是考官,你会对什么感兴趣?

  专业二(89;113)

  现在来说说专业二,不过在这之前,我先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吧!记得17年是3.5号出的校线,当时是总分365,而往年国交院院线和校线都是持平的,所以我看了之后很高兴,哈!我总分还高了5分,有机会复试啦!但爸爸一看,发现还有单科线!!!就很担心地问我:“你这个专业二会不会卡住啊?”但我因为听说过破格复试,就很自信地安慰他:“放心好啦,我会破格复试的!”结果3.13院里出了复试名单,真的没有我!全家人都傻了眼。当时有一个同学对我有点儿印象,还特地跑来问我:毛毛,你怎么没在复试名单里?我也是哭笑不得。

  之后我就专门去查了破格复试政策,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是教育部关于破格复试的官方条文:第五十二条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简称破格复试)。合格生源(含调剂生源)充足的招生专业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

  其次是复旦18新出台的破格复试方案:一门单科成绩低于学校基本要求(即校线)5分以内,但总成绩达到学校基本要求20分及以上的考生(单独考生考生和专项计划考生除外),视同符合学校的基本要求。

  综合一下,复旦破格复试有这么几条:

  1.任何一门单科低于校线5分以内;2.总分高于校线20分(含)以上;3.合格生源(含调剂生源)充足的专业一般不进行破格复试;

  当然,“一般”,说明还是有机会的!不到最后,请千万不要放弃希望!!!不过,现在保研、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每年总分、单科均上线的都大有人在,一旦单科没过线,想破格真是难于上青天!所以我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补齐短板!!!

  接下来我就来说一说专业二的复习。我把它分成“教学三巨头”(70分)和“文化3+2”(80分)两大块。说到“教学三巨头”,真的是巨头疼!那么它们为什么会这么难懂呢?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二:一、内容上,现代语言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都是舶来品,对中国人而言是全新的;二、语言上,这些理论几乎都由外文专著或论文译介而来,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像人话,也就是说不太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不过,大家要想想学长学姐都是这么过来的!一定要坚持住哇!

  另外,我特别要提醒本专业的同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科班出身学姐专业二89的例子就摆在这里!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你们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每年都有像你们一样的人最后成功圆梦!加油加油加油!!!

  教学三巨头

  初试:

  必读书目: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是教学理论的经典,大家一定要稳扎稳打!而且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也建议大家先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因为它是三巨头里最通俗的一本啦!而且它逻辑清晰、前后照应,非常有利于我们搭建汉语教学的逻辑框架!

  本书学习方法:

  必须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研读!不过,对于一些实在弄不懂的理论也要暂时先放一放,回过头来再看。我记得我当时不太理解Chomsky的普遍语法UG,查了很多资料还是觉得没有彻底搞懂,纠结了一整天,决定先放一放,后来在不断的前后联系中终于明白了它是个怎么回事。对于其他两个巨头,大家也可以这么处理:先放一放,回过头来再看。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外教》的话,非常前沿也极其难懂,反正几遍下来我仍然觉得字都认识,意思却不懂!而且Ta有些术语的使用前后不一致,让我觉得挺没逻辑的(违背了同一律)!所以一战的时候我就用了引论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做了《外教》的笔记,并对其独特之处单独搭了框架、总结了专题。直到二战重读《外教》时我才发现--原来它有自己的逻辑!而且都在概述中交代了!不知道为什么之前我就这么眼睁睁地错过了呢?于是我赶快按照《外教》本身的逻辑框架重新做了笔记,终于豁然开朗!

  本书学习方法:

  可以迁移《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教心》的。另外,教学三巨头的学习方法其实是可以相互迁移的!

  《教育心理学》

  现在来说说第三个巨头--《教心》,它的逻辑非常清晰,分为3个block: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本书学习方法:

  ①联系教学实践或受教育经历,生活经验以及《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外教》等其他参考书;

  举个例子,“激发学生的动机”这一章我们可以联系自己被表扬、拿到证书或奖品时的场景(即受教育经历),也可以联系员工为了加工资拼命工作的生活实际(即生活经验),还必须联系《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外教》中“动机”的相关内容(即其他参考书)。这样联系之后,书本知识不仅更具体可感了,整体性也加强了。

  ②用自己的话说或举例子、打比喻;

  第一个,用自己的话说。我觉得这个策略用来理解抽象深奥的东西特别有用!举个例子,建构主义(《外教》和《教心》中都有这块内容,所以要相互参照着看),我当时真的不能理解这个理论,呆坐在位置上想了好久,后来决定把Ta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在草稿纸上重新写一遍。比方说书中有句“意义具有主观性,学习者个人经历的差异导致对相同事物意义建构的多元化”,我把它“翻译”成“意义具有主观性,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同”。在检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没把“多元化”的意思表达出来,因为“多元化”不仅强调了彼此之间的“不同”,还包含“多”的意思,而我的“译文”“漏译”了这个“多”。于是,通过C1→C2(C即Chinese)的“翻译”,我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原文(sourcelanguage),还训练了表达的准确性!第二个,举例子。比如,同样是上面这句话,我联系自己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教室开空调,我冷得瑟瑟发抖,然后旁边男生就脱下外套给我穿,我当时觉得挺暖心的,后来就和同学说起了这事,没想到她居然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哈哈!所以真的就是意义具有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第三个,打比喻。比如维果斯基的“支架(scaffold)”就是一个很好的建筑隐喻,它原指造房子时用的脚手架--这是我自己在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时发现的,当时那张脚手架的图片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以至于现在我每次经过建筑工地都会想起维果斯基的“支架”来!

  当然,“支架”这个比喻是书本上现成有的,如果书本上没有或者我们觉得它不够好时,就应该自己创造一个--记住:自己创造的往往更容易记住!

  ③学以致用/迁移。说到迁移,我觉得大家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学了就要用!!!比方说学习的认知观就应该用到任何学习当中,小到目前的考研,大到终身学习!

  拓展书目: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发现的,真是serendipity!里面的“大纲制定”正好与《外教》的“大纲与大纲制定”说的是同一块内容,但前者的语言却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而更通俗易懂!

  本书使用方法:和《外教》、《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相关专题相互参照着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教学》

  《技能教学》更是一个意外之喜!它对《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外教》尤其是后者的理解大有裨益!

  但考研时间紧,不建议一战的同学在拓展书目上花太多时间,因为我就是一战的时候发现的这本书,当时开心得不得了,使劲得看啊,结果上了考场才发现我连官方参考书都没有吃透!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先把基础打扎实再去拓展!

  本书使用方法:专门针对自己两本教学不懂的地方仔细阅读。

  复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

  (语言)要素教学参考书,我觉得可以和技能教学合称“双壁”了!但还是那句话,吃透官方参考书、打好基础才是本,建议大家复试再看这本书吧!

  模拟面试

  这里介绍一个模拟面试策略,我觉得考前让老师、同学等给自己模拟面试一下会非常有好处,不管是研究生复试还是工作面试等等,大家都可以考虑一下呢!

  文化3+2

  初试:

  精读书目: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经典之作,短小精悍而又鞭辟入里。阅读时不能浮光掠影,而要一个字一个字仔细推敲、好好消化。不过只要是经典都存在一个内容不够新的问题,所以对其中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部分大家要批判性阅读!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

  这本是目前最新而又最好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参考书,里面的案例丰富有趣,里面的思维新颖深刻,里面的教学理念前沿独特……总之,非常棒的阅读体验!建议大家在看完胡文仲的小册子、打好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基础之后再来仔细研读这本书,看的时候可以做一下框架笔记,因为只有做了笔记你才会真正理解,才会印象深刻!

  此外,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是最适合应用的学科之一了,学以致用也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实。比方说“价值观的文化尺度”可以结合中国人重视家庭、强调等级、疯狂购房、注重教育的社会现实来把握;“语言交际风格”则可以联系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各种人来理解:有的人直截了当,有的人话中有话;有的人谦虚低调,有的人自信张扬;有的人先作铺垫,有的人开门见山。正是这样的一番理论联系实际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了!所以,当我坐在考研教室里望着窗外的蓝天时,心中非常感叹--自己是发生了怎样深刻的改变啊!另一方面,这本书也能指导我们的实践。比方说“非语言交际”的“副语言”和“体态语”几乎涵盖了我们言谈举止的所有小细节,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理论概括时,一边无限感慨自己平时的“不拘小节”,一边赶快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有意识地注意起这些问题来!事实上,除了这两方面,学以致用还体现在其他更多地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自己去发现,体验专属于你们的成就感!

  最后,我还想说说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也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即思想观念的冲击!Ta告诉我要对别人怀有好奇、开放、宽容、尊重的态度,避免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Ta提醒我培养敏锐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意识--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民族中心主义,要采取文化相对主义、发展移情能力,要注意挖掘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误解和冲突背后的文化原因,要经常反思自己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经历并对不当的行为作出调整。Ta说:“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人生方式,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欣赏这种文化的差异!”

  这些充满哲理、发人深省的文字在我遇到很多人、经历许多事后再来品读,感触愈发深刻了!

  《中国文化要略》

  《要略》是一本幽默严谨的中国文化入门书。

  本书的学习方法:

  ①做笔记。由于《要略》包罗万象,如果事无巨细地做详细笔记则会耗时太多,建议大家做一下框架笔记即可。同时,也由于它鸿篇巨制,学习策略就更要讲究了,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②根据考试题型选择学习方法。我把中国文化的考试题型分为微观、宏观两种:

  微观的有填空、判断题,主要强调记忆的准确性;宏观的有简答、论述题,主要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

  对于前者,建议大家采取抓重点策略和真题倒推法。阅读时要用荧光笔把你觉得比较重要的点划出来,尤其是包含“第一、最早,核心、最伟大、最著名”等关键词的知识点,因为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总是最重要的。通读完《要略》应该差不多11月中旬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单独拎出中国文化真题并在书本上标注,并且标的时候必须研究命题思路、类推可能考点。这样处理完之后中国文化的客观题应该问题不大了。

  对于后者,我主要从前面搭的中国文化框架出发,挑出其中最独特或最深层的文化形式,自己出题并作答,然后广泛查阅参考书、知网论文、百度资料等,整理出比较全面、详细的答案。我的命题思路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以中华饮食文化为例,我出了两道主观题:“简述/介绍中华饮食文化的特征/特点”和“中华饮食文化活动设计”。不过,《要略》吃得再透也还是理论知识,大家必须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思考,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中国文化。比方说时事热点“一带一路”,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它涉及到了什么知识?可以出什么样的题目?

  泛读书目:

  《世界文化通论》

  这本书以大洲、国别为纲,概述了主要国家的文明成果和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本书学习方法:①搭框架。由于之前整理过中国文化框架,只要迁移过来就好了。我的×国文化框架/模板可以给大家作个参考:第一层:国情背景、文化产品、文化习俗、文化观念,同时也希望你们可以设计出更好的框架/模板!②根据考试题型选择学习方法。中外文化交流的考试题型主要有课内外文化常识填空题和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主观题两类。对于前者,仍然采取抓重点策略和真题倒推法,要特别注意中外文化交流或对比的内容,因为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时,先从他们本国的文化出发,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教学策略。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主观题,则要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比方说知道阿拉伯国家的气候、主要宗教及与之相关的饮食、服饰禁忌等,就应该在文化活动策划中将其体现出来。

  《西方文化史》

  这本书以时间和专题为线索,概述了欧美文化。

  本书学习方法:

  ①与《世界文化通论》的欧洲、美国部分相互参照着看。这样我们就有了国别、时间横纵两个大框架。通读时注意每章导读/概述,这对章节结构以及重点的把握大有裨益。②根据考试题型选择学习方法。

  欧美文化的考察主要以课内外文化常识填空题为主,主观题几乎没考过,所以大家在学习时采取抓重点策略和真题倒推法就好。其中的课外文化填空可能会让人头疼,不过这个主要靠积累,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多关注当代欧美的文化热点,多思考、多比较,说不定就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另外,即使在考场里发现自己很多都不会,也不要太慌张,因为大家都一样,你不知道别人也未必知道!

  考场答题

  好,说完了全部的学习方法,我来交代一下考场答题的注意事项,包括时间、答题技巧、答题字数和温馨提示,这部分内容建议大家在初试之前再来看几遍!祝你们好运!

  1.时间

  首先是进场时间。上午是8:30-11:30,下午是14:00-17:00,两天都是这个时间。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千万要记得考试前一天去四个考场踩点(当天再去是来不及的,因为已经被封起来了),同时考试当天一定要提前进考场,因为临场可能会有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比如我去年就走错了考场(因为准考证上四个考场挨得太近,我看走了眼!),还好在门口检查准考证的监考老师把我拦下,哈哈哈~其次是答题时间。

  说到答题时间,我现在还能感受到正式考试时的那种紧张和大题来不及做时的绝望,所以我这里要特别特别强调--把握时间!首先和大家说说我17专业二的教训吧!当时我拿到试卷,一看,题目不多,觉得肯定来得及,就决定先在草稿纸上写好再抄到答卷上,结果等我列好提纲、写好大致答案就听得监考老师说“还剩15分钟”了!当时看着白花花的几张答题纸,我真是万念俱灰,手也抖得厉害,心想:今年没考上就死在专业二没抄完了!最后总算半画半写把提纲都搬到答题纸上了,但具体论述还是没来得及补充,而且当时监考老师一直在前面高呼“快点交卷”!我猛一抬头--整个教室就剩我一个人了!

  后来我把这段经历跟馨怡说的时候,馨怡简直笑哭--你怎么还有时间打草稿?所以学弟学妹们千万注意,专业二看似题量不大,但都是大题,不要以为慢慢做是来得及的!那么时间观念该怎样培养呢?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平时做练习或真题时一定要限时!严格限时!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二是考前规划好各个题型的所需时间,可以根据18真题进行预估,比方说名词解释6分钟一个,那么正式考试的时候到了5分钟就可以停下来了,不要洋洋洒洒写太多,影响到后面简答、论述的作答,毕竟大题目分值更大!

  2.答题技巧

  现在说说答题技巧,每门科目的每种题型都有一些答题技巧。

  例如,我专门研究了一套政治答题技巧。

  对于客观题,我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一、看它是单选还是多选--我发现自己老是把多选做成单选,也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二、定范畴,划错项;

  三、排除不符合题意的。

  对于分析题,同样“三步走”:

  一、审题:定范畴(包括大范畴和小框架),分层次(即弄清楚题干有几个层次);

  二、审材料:分层次,一句一句检查;

  三、答题:1.先对题干中的术语进行名词解释--该技巧还可以迁移到其他科目主观题的答题中!

  2.再按“总-分-总”框架答题。第一个“总”即概述总体观点,中间的“分”即分层次论述:首先、其次,第一、第二,尽量不用数字的①②③,你可以想想大纲和肖秀荣是怎么表述的,他们都是用汉字的!最后一个“总”即小结,有始有终!

  3.答题字数

  再说说答题字数。初试的时候专业课答题纸要自己标页码,18我估计自己专业二能写9页,就提前标好了9,结果最后一道论述题硬是没撑到一页,总共只写了8页,就改成了8。后来交卷的时候听别人说有人写了满满15页,也是吃了一惊!但回想自己,确实把想说的都说了呀!真憋不出来了!后来所幸分数还可以。到了复试笔试,我依旧没把老师发的5张A4纸都写完,当时看着前面好几个同学不停地要纸、要纸,也是蛮感叹的--大家都好厉害!

  那么答题字数究竟是多好还是少好呢?得看情况。

  首先,冗长的就没有简洁的好,所以复旦有些简答、论述题才会规定字数上限,不过一般是那些要点比较明确的大题,因为老师也想看到简洁的回答呀!(阅卷省力点?哈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知道哪个对,所以都写上去的多,这也没有只写了一个但切中肯綮的好,因为后者更有针对性!

  除此之外,我觉得答题字数还是多多益善的,因为这说明你角度多维、论据详实,这样的答案声势浩大、言约意丰,一定会令老师印象深刻的!

  4.温馨提示

  说完时间、答题技巧、答题字数,我还有几点温馨提示要送给大家:

  ① 考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必备物品是否带齐,基本的如准考证、身份证,黑笔(至少两支)、2B铅笔、橡皮、手表等,特殊的如美工刀、餐巾纸等等。这里说一下美工刀,因为复旦专业课是自命题的,所以专业一、专业二试卷都装在信封里,需要自己当场拆封,我17没带美工刀,结果撕了半天还没撕开来,眼睁睁地看着旁边同学用刀划开信封就开始做题了!!!

  所以大家千万记得带把美工刀吖!

  ② 注意保暖,考试的时候是冬至左右,大家一定要穿得厚一点,把自己变成一个粽子!

  ▲小结

  好了,方法篇到这里就结束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和查找,我做了一张小结表格,请看:

  现在,19考研征程已经开始了,这其中一定有为了梦想再战的勇士,我想把Timezone这首小诗送给你们,希望它也能给你们一些力量!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DON'T envy the mormock them. They arein THEIR TIME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So, RELAX. You're NOT LATE. You're NOT EARLY.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ZONE.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最后,我想对所有人说:每一个敢于考复旦的人都是有梦想的人!!!希望你们能坚持到最后,看着自己的梦想开花!!!加油!!!我在复旦等你来!!!

  文章来源:http://tieba.baidu.com/p/5779159258

  作者/发布者:不是啊喵阿汪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