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 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挑战与对策

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挑战与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全世界各行各业产生了极大冲击,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学生也得以逐步重返课堂。然而,国际间交流与往来依然形势严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可能长期主要依靠网络学习。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迫使传统课堂向线上转移,这无疑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生态迁徙,给汉语国际教育带来了多层面挑战。

  首先,教学模式切换。长期以来,面对面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模式,也是语言教学的通行选择。经实验对比,面对面对话、背对背对话、面对面独白、背对背独白四种任务下的脑区活动,发现在面对面对话时,与神经同步相关的脑区激活明显,这就从神经机制层面证明了面对面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实践来看,师生处于同一时空,TPR(全身反应)辅助授课,同时利用实物、多媒体展示,设计多种互动和游戏,能为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可理解输入,营造友好的学习氛围。网络课堂中,教与学时空分离,教师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严重受限,互动游戏难以实施,跨国网络甚至无法保证语音畅通,课堂实际上处于主导者空位状态。由于缺乏有效刺激,学生极易产生抵触、厌学心理。一些教师也可能产生挫折感和懈怠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搬到线上,兼容性必然较低,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教学资源不足。实际上,国内针对线上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起步并不晚,特别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发展迅速。202012月,世界慕课(MOOC)大会在我国召开。会议披露,我国上线慕课课程数量超12000门,数量和应用居世界第一。但在庞大总量的背景下,是针对外国留学生慕课数量极端稀缺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在最大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上,仅有19门汉语技能课,占比千分之一。即使在疫情期间,这些课程使用频率依然较低。大多数教师更倾向于自己制作教学资源,而不是使用相关慕课资源。种种原因导致现有教学资源空置,另一方面,单个教师的成果相互隔离,难以形成合力,同样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第三,语言环境缺失。课堂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并非全部。留学生来到中国,全天候的“目的语”生活,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沉浸式学习环境。它既是日常作息的生活场景,也为留学生提供海量输入,并随时检验、校正、调节其语言技能,将有限课堂知识放大成无限交际潜力。除此之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将课堂向外延伸,以实际体验促进学习。例如在超市购物以学习购物,在医院就诊以学习就诊,师生出游以学习出行等。体验对语言学习有着独特价值,使语言学习超出单纯的记忆,而成为一种心智活动。这些心智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完全缺失,学生脱离了目的语环境的包裹,有留学之名而无留学之实。

  疫情无疑为教学开展设置了种种难题,但必须认识到,目前及一段时期内,网络教学将是唯一选择。对教师而言,排除心理困扰,转换角色范式,主动拥抱网络课堂是不二法门。目前已经开发出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如腾讯会议、QQ课堂、Zoom、智慧树、雨课堂等,这些平台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教学工具,部分平台具备了一定的互动功能。需指出的是,网络课堂绝不是实体课堂的网络版,教师必须抛弃传统角色定位,革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引导、鼓励学习者接纳新媒体,和学习者一起探索适合网络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事实上,教师的心态往往会影响学生,积极的教学活动更可能产出积极的成果。

  教育资源短缺是开展教学的障碍,为此必须加快教学资源建设。传统的慕课之所以难以在疫情期间广泛使用,除了资源本身匮乏外,还因为传统慕课强调系统性和完备性,单个慕课时长较长,其内容难以匹配不同的教材和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当数字教学从辅助性手段转为支撑性手段时,模块化是系统的、有效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模式。模块是为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由模块支撑的课程可称为“微课程”(Microlecture)。微课程基于知识点进行设计,组织配套资源,针对性强,灵活性高,适用于不同教材,且允许采取众包策略,制定好课程规范后,由不同教师分别完成,大大提高建设效率。教师在授课时,可利用基于模块的微课程作为授课素材,学生也可利用微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实现自主学习。

  语言环境重构同样有赖于教育资源建设。对留学生而言,线上课堂改变的不仅是语言学习,更是留学体验。因此,教育资源的外延必须扩展,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网络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接触中国,接触社会方方面面。汉语国际教育的资源建设不可囿于课堂教学本身,而应以语言知识为纲领,吸纳更大范围的内容,如文体生活、风土人情、生产消费、商贸活动等。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第二语言推广的经验,结合新科技如虚拟仿真等,摸索出适合的路径。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颠覆许多行业。教育与网络结合是必然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催化剂。应该看到,相较于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既存在不足,也具备诸多优势。网络使一过性的课堂变为存档,超越时空限制,为更多人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终身学习不再是一句口号。新冠病毒全球传播,让我们看到人类确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汉语国际教育理应变挑战为机遇,树立全球观,助力汉语、汉文化传播交流,为构建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骆牛牛、李雪莹,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论文受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资助20YH19D2020山东师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