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 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首页 > 研路历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导师分配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导师分配问题

  在拙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的若干问题》(《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中,我提出:“导师分配这项工作有一定的事务性,同时也有很强的学术性,需要在学术性标准和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建立规范的程序来完成。”由于篇幅所限,《若干问题》对此没有展开,特写本文,予以补充。需要说明的是,“分配”实际上是一个有严重“偏见”的术语,但因为习用已久,本文暂时沿用。

一、北大汉院的导师分配制度

  目前很多高校的常见做法是,硕士招生时不指定导师,入校后再分配导师。北大汉院也是如此。按照北大的规定,具备资格的老师需要承担指导学生的任务,因此,带学生是工作。另一方面,导师带学生,在师生交流中互相激励,也有教学相长、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作用。此外,有课题的老师更是把研究生当成助手,甚至承担课题的一部分。简单地说,硕士导师分配这件事,不但对学生至关重要,对老师同样如此。

  在分配导师时,不同院校有很不相同的做法。有些院校采取分类处理的办法,免试推荐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统考生则需要接受学院的分配。有的学院不做这样的区分,分配过程也比较随机。有的学校允许师生双向选择,学院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北大的情况如何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项目开始之前,北大汉院每年招收10名(后来成了9名)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研究生,以及若干名外国研究生(一般2-3名)。这些学生的导师如何分配?感觉上是一个禁区,从来没有公开讨论过。似乎也让学生填报志愿,但因为不鼓励,学生不敢和导师联系。另一方面,学生的填报结果,老师们也不得而知。自我1999年担任硕士导师至2005年出国学习,从来没有人向普通老师通报过情况(有没有学生报你的名,有几个),也基本上没有征求过老师的意见。只是告诉你,今年给你分配了一个研究生,叫什么名字。至于分配结果是否公平,也没有人敢问。但是,素质好的学生的去处,大家心知肚明,反正普通老师是没有机会招收这些“好学生”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建立后,情况有了很大不同,主要是研究生的数量增加了。北大基本上每年招收30名中国学生,20名左右外国学生,再加上汉语言文字学的9名同学,需要分配导师的硕士生有60名左右。原有的做法是让学生填写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院据此给学生分配导师。这一做法问题不少。对方向的简单描述其实往往难以说明学生真正的兴趣,而且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分配留下的后遗症比较多。至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就更难避免。比如,选择同一方向的学生被随机地分配给了两位资历、学识迥异的导师,很容易引起师生的不满。学生分到了不太心仪的导师,导师分到了不太赏识的学生,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总有些别扭。另外,如果选择同一方向的人多,资深老师的偏好会得到更多照顾,对年轻老师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

  尽管如此,当时有关导师分配的制度并不完善。比较勇敢的学生不但填报方向,而且也指明自己想跟随的老师。更有学生主动跟导师联系,说明自己的情况,希望导师接受自己。2010年夏天,我从香港回到北大后第一次招生,3名汉语言文字学和1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跟我联系,我也同意接收她们。

  2010年秋季,我接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在对以往导师分配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意识到在导师分配过程中,学院应当承担引导和规范的作用。经过探索,逐渐建立了以下分配机制:

  A. 公布导师阵容,每位导师每年最多接收5名硕士研究生。

  B. 学生填报志愿(每人可选两位导师,首选导师和备选导师),说明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对自己欲开展的研究进行详细描述;同时提供自己的成果(论文、作业等)供导师参考。

  C. 整理汇总学生选择结果。

  D. 将选择结果发给有首选学生的导师(如果学生选某个导师做首选导师,这位同学就是该导师的首选学生),请导师进行选择。本轮只能从首选学生中选择。

  E. 根据步骤D的结果,请备选导师挑选备选学生。

  F. 向首选和备选志愿均不成功的同学公布尚有名额的导师名单,学生重新填写志愿。(重复步骤A-E)

  G. 公布最终结果。

  从公布导师阵容到公布最终结果,中间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为了给同学和导师更多机会,增加彼此的了解,避免盲目性。学院还对师生提出具体要求:“同学可以通过网络、上课、旁听读书会、向上届学生咨询等多种途径了解导师。也请各位导师在接到学生的联系信件或电话时,热情回复,积极支持。”双方较长时间的认真沟通,使得导师分配的过程相当顺利。这为随后的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分配机制。公平的意思是,每个老师都有均等的机会,研究生教研室和学院不再进行任何程序性之外的“操作”。公平不是平均吃大锅饭,把学生均摊给老师,表面上公平了,实际上正相反。

  意外的是,在建立这个机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比如这个师生互相沟通的要求,是我擅作主张写进来的。当时,我得到的指示是,正式结果公布前,不要回答学生的邮件,不能跟学生见面,更不能告诉学生老师的决定。

二、两个很小却异常重要的细节

  导师分配制度中,还有两个关键细节,其实都是为了限制我的“既得利益”而提出的。这本来不足为外人道,但现在看来似乎有必要做出说明。

  第一个细节,目前的导师分配制度规定,每位导师每年最多带5名学生,其中汉语言文字学学生不超过2名。汉语言文字学由于不收学费,且基本上有奖学金,所以学生竞相报名,生源质量也一直很好。对老师而言,基础好的学生培养起来更有成就感,因此,老师们也希望自己有机会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前面说过,2010年夏天,我一个人就收了3名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后来,我主持制定导师分配方案时,就向学院建议,将每位老师所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人数限制在2个以内。

  第二个细节,2010年底汉教硕士分配导师时,由于上面提到的“不沟通、不见面”的指示,在汇总学生选择结果时,出现了极度集中的情况。选择3位老师的学生人数都超过了10人,加起来共34人,接近当时待分配人数的一半,其中选我的就有12人(而我只能从中选择3人)。从老师的角度看,选择的人数越多,挑选的范围越大,也更有可能挑到满意的学生。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第一志愿得不到满足,是很受伤的;在二次分配中被选中的老师,感觉当然也不如第一次就被选中。因此,在2011年导师分配方案时,我加入了这样的内容:“同学可以通过网络、上课、旁听读书会、向上届学生咨询等多种途径了解导师。也请各位老师在接到学生的联系信件或电话时,热情回复,积极支持。”在给全体同学的信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导师分配,最重要的是师生能够适应彼此的工作和学习风格,因此,相互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从“不沟通、不见面”到“鼓励沟通”,变化很大。不过,克服过于集中的现象,还需要老师早作决定,并把决定告诉学生。当然,这是不能作为政策提出来的。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在跟学生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决定通知学生(当然,学院的通知是正式的官方通知),请没有选中的同学再跟其他老师联系。同时,如果有老师问起,就把自己的做法介绍给老师。经过这样的努力,之后的导师选择,没有再出现2010年底的过度集中现象。以刚刚结束的2013级中国学生分配结果来看,40名同学选择了17名指导教师。理论上讲,最少只需要8名导师,最多40名。现在的结果,仍然稍稍集中了一点,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2011年之后,“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不超过2人和鼓励师生进行沟通这两点,都作为政策固定了下来。我自己也再没有过从12人中选择3人的“荣耀”,对此,我感到无比高兴。

三、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导师分配中当然也有问题,根据我的了解,包括这样一些:一、学生的问题,比如,不善于跟老师沟通,缺乏判断能力等。有些同学跟老师联系时,对自己的情况介绍很少,不利于老师做决定。如果所联系的老师比较“热”,自我介绍不好的同学更容易失利。有的同学判断不出老师学术上的优势在哪儿,也看不出老师是否处于学术上升期 。二、机会的问题。一年级给学生上专业课的老师被选中的机会更多一些。三、数量问题。目前学院每年的硕士生大约60名,学院导师人数大约40名。总的来说,仍然是导师多学生少。从理论上讲,如果每位导师都满额,只需要12名导师。因此,每年都有招不到学生的导师。

  第一个问题学生要承担更多责任,学院可以从侧面予以帮助。记得2011年我专门到课堂上,介绍分配方案以及选择导师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起到了一些作用。第二个问题貌似无法彻底解决,无论怎么安排,都会有一些老师无法通过上课让学生熟悉自己。没有课的老师,可通过举办讲座,强化自己的网页等方式介绍自己。第三个问题比较棘手。每年最多带5人,这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做法。鉴于目前学院导师人数增加很快,也许可以考虑把每位导师所带人数下调一点,比如变成4人甚至3人。

四、反思

  将导师分配的目的定位在“师生适应彼此的工作和学习风格”是非常重要的突破。从学生的角度看,是找到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特点的导师;从导师的角度看,是接收对自己研究方向和学术风格感兴趣的学生。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学生(而不是“资源掌握者”)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强化导师分配程序,强调师生沟通,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这是目前北大导师分配方案的特色。学生会选择什么样的导师?我相信,对学生负责、指导认真、学术成果丰富、有学术眼光和见识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如果想让更多的学生选择你,就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这就是导师分配方案起到的激励作用。这样的方案无疑能够对学院的学术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也有助于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单纯从结果来看,成果丰富的资深老师在导师分配中占据优势。这似乎和上面说的“有助于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有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当然有道理。但是,一、学术当中,从来都是存在竞争的。以发表成果为例,资深研究人员也同样占有优势。年轻教师如果无法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是无法成长起来的。二、从近几年学院导师分配结果看,所带学生人数和年龄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当然,从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的角度看,下调每位老师所带人数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总之,说导师分配是学术性很强的活动,就是因为导师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关乎师生的士气,更关乎学院的学术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的学术发展。目前学院的导师分配制度,特别是每位导师所带人数,虽然有改动的空间,但总体说来,是一个非常公平的机制。这样一个机制,从全国来看,也是非常少见的。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 刘颂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9f75760102uwyf.html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m.music5566.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